- 发布日期:2025-04-12 04:23 点击次数:98
在当下环保理念盛行的时代,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绿证。
或许你乍一听这个名字,会心生疑惑,甚至脑海中会闪过一些奇奇怪怪的联想,比如是不是和某些奇特的情节有关。
但实际上,绿证可是个既新鲜好玩又充满潜力的东西,有人甚至一口气就买了15个。
那么,绿证究竟是什么呢?
绿证,全称是可再生能源的证明。
以购买的几张绿证为例,一个绿证等同于一兆瓦时的电力,也就是1000度电。
在这小小的绿证上,会清晰标明这 1000 度电的产生方式、产生地点,究竟是风电、太阳能电还是生物能发电,而最为关键的是,明确这些绿色能源的归属。
绿证
比如花费60元能买到5个风电绿证,40元能购得10个太阳能电绿证。
如此一来,手中就相当于持有了15000度电的绿色电力证明,这一数值等同于减少了 87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那么,这种看似普通的纸制证明有什么实际用途呢?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无论是火电、水电、风电还是光电,最终都会统一并入电网,普通消费者在用电时,除非能确切知晓自家电力的来源电站,否则根本无法判断使用的是何种类型的电。
这就导致无法实现所谓 “火电听歌激昂,水电听歌澎湃,风电听歌通透” 的个性化用电体验。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或许只是一个认知上的模糊点,但对于众多大型企业来说,这可是个实实在在的难题。
这些企业同样接入电网,除非自行发电或者由电厂直供,否则在用电时也难以明确电力来源。然而,受到当地政策的限制,例如要求高能耗企业尽可能使用非化石能源,或者像为苹果等受环保标准严格管理的企业供应零部件时,合作伙伴对能源来源有着特殊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该如何应对呢?答案就是利用绿证来抵消碳排放。
绿证是绿色能源生产企业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记录。
比如,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产出 1000 度电,就会相应生成一个绿证,以此证明有 1000 度电是在绿色环保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
目前,绿证主要通过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能发电等途径产生,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官方平台或者直接向新能源发电企业购买。
通过购买绿证,企业和个人能够间接证明自己使用的是绿色能源,或者表明对环保事业的支持,进而抵消日常生活中的高碳排放行为,如大量的电力消耗或者对环境的破坏等。
举个近期的实例,央视春晚的喀什分会场在筹备和演出过程中,灯光舞美等设备的用电量大,这显然不够环保。
为了让这一行为更加符合环保理念,华能的光伏电站为春晚喀什分会场划转了 25 张绿证,相当于 2.5 万度电的绿色能源证明,这足以覆盖从搭建舞台到彩排再到最终演出的能源消耗。如此一来,仅花费几百元就助力春晚这一大型项目实现了环保升级。
官媒社交媒体发布相关活动
再看铝业、钢铁、城建、火电厂等企业,它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电力,或者燃烧煤炭等燃料,这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由于我国一直大力推进碳中和目标,对于这些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企业,如果碳排放指标超标,要么缴纳罚款,要么减少排放。但企业需要生产运营以获取利润,大幅减少排放并非易事。
这时,企业就可以通过购买绿电或者绿证来抵消这部分超额的碳排放。从绿证交易网站的购买排行榜中可以清晰看出,购买绿证的企业大多是煤炭企业、钢铁企业、铝厂、火电厂、承建公司等,从购买省份来看,产业耗电量大的省份购买的绿证数量也极为可观。
例如,浙江省本月购买了 350 万个绿证,经查询得知,原来是浙江省公布了绿证绿电交易工作细则,提及用绿证来降低年度能耗强度目标,所以当地企业趁目前市场价格合理,纷纷囤货,当地的火力发电厂更是在购买榜单上名列前茅。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国家对企业有这样的环保要求可以理解,但绿证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目前来看,在现阶段,绿证对普通人的确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未来或许存在机遇。
当下,普通人去绿证平台购买绿证,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献爱心的自愿行为,旨在自主抵扣自身产生的碳排放,并没有人强制要求。根据现行交易规则,绿证在有效期内只能出售一次,且不能再次转手。
相关规定
不过,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证市场很可能会像其他市场一样,逐步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开放交易。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个人手中的绿证能够卖给其他人或者企业,甚至有可能卖给政府。国家相关部门今年已明确要扩大绿证交易市场和范围,绿证甚至可以用来抵扣省级的节能考核指标。
相关报道
这意味着,如果各级省政府在年度节能考核中未达标,就需要购买绿证来进行抵扣。在购买绿证的过程中,需要填写环保权益归属地,由此推测,未来个人有可能将某一地的权益卖给当地政府,甚至捐赠给政府,更有大胆设想,绿证或许还有抵扣个税的可能性,毕竟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对绿证有着切实的需求。
而且,绿证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也具有一定潜力。
根据 1044 号文,现阶段国内可再生能源原则上只发国内绿证,并且国内的绿证在 RE100 这个组织里获得了有条件的认可,这意味着绿色能源生产企业能够将绿证卖到全世界,尤其是卖给全球 500 强企业。
当然,绿证并非十全十美,目前并不适合个人购买。
一方面,绿证无法交易出去;另一方面,缺乏核销或者抵扣的渠道。
虽然一些航空公司允许用特定方式抵扣坐飞机产生的碳排放,但目前通过购买绿证获得的碳排放并不能参与其中,这说明官方还需要进一步打通相关渠道。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购买的绿证能够证明相关视频,甚至过往所有相关视频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已实现 “绿色化”。
在探讨绿证的过程中,或许有人会联想到 “环保赎罪券”,但绿证与传统意义上被诟病的 “赎罪券” 有着本质区别,它是在推动环保事业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诞生的创新机制,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企业绿色转型以及未来可能拓展的个人环保参与路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文本内容源自@动动枪DongDongGun的视频内容